首页 > QIQI聊医疗 > 详情
熬夜后脸僵嘴歪,医生提醒:面瘫发病无征兆,全年龄段需警惕
时间:2025-11-07 来源:三湘都市报
分享到

三湘都市报11月7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近日,南宁市民张女士熬夜加班后一觉醒来左脸僵硬、口角歪斜,确诊面瘫的案例引发大众关注。在长沙,随着气温变化,类似病例也频频出现,25岁的梁女士前几天就在睡后突发眼睑闭合不全、喝水漏水的情况。

发病急、前期几乎无征兆的“面瘫”为何频发?高发人群有哪些?如何科学预防与应对?11月7日,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七病室副主任杨茜结合临床案例给出了专业解答。

面瘫突袭无征兆,多类人群易中招

南宁的张女士因长期熬夜,清晨突发左脸麻木僵硬、口角歪斜,吃饭时食物残渣滞留、喝水漏水,就医后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主治医师李梁慧智介绍,气温下降后,当地面瘫就诊量明显增多,该病发病急促,无明显前期征兆。

在长沙,25岁的梁女士前几天睡醒后发现眼睑闭合不全、喝水漏水,紧急前往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典型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目前正在接受针灸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气候变化后,科室面瘫患者持续增加,这类突发症状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杨茜指出,面瘫的确切病因虽不明确,但与病毒感染(如流感、带状疱疹病毒)、糖尿病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这也是15至45岁青少年和中青年成为高发人群的核心原因。该年龄段人群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情绪紧张焦虑会进一步削弱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面瘫并非老年病专属。“即使是幼儿,也可能发生面瘫。”杨茜补充,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感冒后抵抗力下降时易受病毒侵袭;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也属于高发群体,血糖波动会增加面神经麻痹风险。

科学应对,预防治疗有妙招

面瘫核心症状典型包括口角歪斜、鼓气漏气、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味觉障碍、听觉过敏。

“面瘫若不及时治疗,可能留下终身后遗症。”杨茜强调,80%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可在3个月内痊愈,但部分患者会遗留面部肌肉痉挛、咀嚼时流泪(鳄鱼泪现象)、肌肉萎缩、永久性口角歪斜等问题,且难以彻底痊愈。

杨茜提醒,面瘫救治黄金时间为发病后72小时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立即前往神经内科就诊,切勿轻信偏方自行针灸、贴膏药或服用不明药物,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要区分面瘫与中风——中枢性面瘫多伴随手脚无力、说话不清等中风症状,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功能障碍,需医生专业鉴别。

由于面瘫患者常存在眼睑闭合不全,角膜长期暴露易引发干燥、发炎甚至溃疡。杨茜建议,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休息时佩戴眼罩或护目镜,白天出行做好防护。治疗上,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急性期以激素、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缓解水肿,后期配合针灸、理疗及面部功能训练促进恢复。

提醒:日常预防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均衡营养、坚持锻炼、管理情绪,从根源提高免疫力;二是勤洗手并接种流感疫苗,减少病毒感染风险;三是避免头面部直吹空调、风扇,洗头后及时吹干,外出注意面部和后颈保暖,换季时加强防护;四是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李梁慧智补充,日常按揉风池穴和合谷穴,有助于祛风通络,可作为预防辅助手段。

责编:高煜棋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